我与改革开放-教师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初夏时节,我在金、云两村漫步流连。望着一幢幢教学大楼,一排排参天大树,一波波荡漾碧水,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感叹: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雨露的长沙理工大学,经过四十年的顽强拼搏,一跃而为全国瞩目的知名高校,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1984年11月,在**某邑担任电大教学的我,冲着学校前身之一———交通学院在《光明日报》上刊登的招聘教师的启事,前来试教。翌年4月30日,我挈妇将雏,住进学校筒子楼中一间十来平米的小屋。5月2日,我便揣着笔写的讲义,急匆匆地走进学校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开始了真正的大学教学生涯。学生是84级土木系本科学生。那时候的学校只有机械、土木、管理三个系,四个年级的本科生加起来尚不足两千。随后,我又担任了85级、87级、89级的本科教师,而本科学生人数也开始不断提升。
学生学习时都十分认真,教师教学也很卖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每逢星期一、三、五的早晨,我便赶往新盖的综合教学大楼阶梯教室,组织学生晨读,然后匆匆回家吃早饭,再匆匆到教室上课。星期天晚上,我搬着学生的练习本到学生宿舍走访,给学生讲解练习中的问题。月工资不高,偶尔能得到一点点微薄的课时费补贴,我便高兴得不得了,工作劲头总是满满的。大约是86年,交通部组织了一次部属院校英语笔头竞赛,我校成绩名列前茅,居然将办学历史很久的武水远远甩在后面。87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正式启动,同学们首次应战,过级率颇为可观。记得当时有一位交通部的副部长来学校视察,与学校领导一起检查学生的晚自习,灯火辉煌中,她感慨到:“如今的长理与78年初建时相比,真还蛮像一所大学啊!”
92年春天,湖南省教育厅对学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两个教改项目进行了验收。作为外语教研室负责人之一,我和老师们积极准备,获得了来自国防科大、湖南师大、铁道学院等多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的充分肯定,非常顺利地通过了验收。当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教学成果展览室,竟然引来了湖南师大外语系马寅初教授的参观访问。他观看之后,赞不绝口,认为一个教研室能够做到这种水准,确实不简单。
97年秋天,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育评估。学校师生员工在张志沛校长的带领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顺利地通过了评估,而学校办学水平也明显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评估中,学生英语水平作为一个考试项目,成绩十分理想。沛公对此感到极其高兴,不止一次地对外语教学提出表扬。
2003年,交通学院和电力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从此,有过四十八年办学历史的两所学校再次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地开始谱写新的教育篇章。06年云塘校区拔地而起,为学校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如今的长沙理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兼具的大学,本科专业由原来的10多个扩充到了60多个,其中不乏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等等。在校本科生人数也由原来的几千人增加到了三万余人。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四十年改革开放,弹指一挥间。国家由一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穷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沙理工大学和祖国一样,也有着日新月异的改观,由几所名声浅浅的学校,融合成一所排名紧随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的一本高校,面向全国各地乃至非欧美澳等洲招生。
云塘的水是如此的清澈,金岭的树是如此的青翠。行走在群楼间,穿梭在师生中,一股连一股的正能量,令人格外充实,令人格外惬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坚信祖国的前途,将无限美好;坚信长理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