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
“根深才能叶茂,学高方能为师”是材料学院**老师为自己的教育工作设立的最高标准。自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以来,她就时刻用这个标准律己修身,在畅意抒写自己精彩人生的同时,也不断收获着学生与同事们的肯定。
认真负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是曾经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父亲送给女儿的忠告。作为一名教师,甫一从教,王老师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自2007年博士毕业留校从教以来,**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备课和制作课件,每天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仅仅四五个小时。“刚刚走上教学岗位,全部都需要从头学起,以最短的时间快速适应角色是最大的挑战。当时我把所有知识重新梳理吃透,以便备课后学生更好地理解。既然干了这一行,那就要尽全力把它做好。最开始,一年要上三、四门新课,那三年几乎牺牲了科研的时间,一心扑在教学上,因为教学是个良心活,教的不好对学生的影响太大,所以我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老师如是说道。
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她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培养自己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从教风范、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近年来,她出版教材1部,荣获校级教学效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她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承担了**省教育厅及学校的多项教学研究项目。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教学督导组在她授课的第一个学期就给出了成绩为“优秀”的听课评价,学生也对她亲切自然的授课方式、简洁流畅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给予普遍好评。2009年,由她担当第二主讲人的《材料科学导论》双语课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2年,她代表学院参加学校举行的“2010-2012学年校级教学效果奖”评比,荣获二等奖。2016年5月荣获学校“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良性循环教学科研齐头并进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的科研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老师抓紧一切时间充实自己,短短几年,她就成长为材料学院的教学科研骨干。目前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优青、**省博士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4.0以上的SCI收录论文十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于2018年通过“直评制”晋升教授职称,成为学校科技奖励大会上鲜见的女性获奖者之一。
当谈及这些成绩时,**老师特别感谢她的学生们:“我很感谢学生,他们都很省心,很自觉,善于与老师沟通。我们实验室的氛围特别好,学术氛围自由,高年级的孩子们都会发挥传帮带的精神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其实,学生们的省心源自于**老师日常的付出。她平日里教学认真负责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在选择导师时,自然得到学生的青睐,这些学生平日里刻苦认真,学习主动性高,在实验室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王老师还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便于学生们能更好地运用平时所学到的知识。**老师说:“这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历也让我明白一点,那就是教研相长。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对知识吸收升华,往往会在备课或者教课的时候发现感兴趣的科研课题,而在科研过程中所收获的前沿理论和知识,我也会带到课堂与孩子们分享,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他们对于专业的兴趣。”
除了在课堂上的讲授,**老师还非常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经费和场所,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我每年都会带着学生们去外地参加学科相关的会议和竞赛,今年我们就去上海参加了ChinaNanomedicine2018会议,事先我会让大家去了解会议相关的议题,并指导他们撰写会议摘要,我认为参与其中,收获才会更多。”**老师介绍道。2013年和2015年,她连续两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特等奖,其中2015年的参赛作品还作为**科技大学唯一一件理工科作品,入围全国终审决赛,并获全国三等奖。
“太阳女神”关爱学生成才成长
“太阳女神”是学生们对于**老师的昵称。“她每天都笑呵呵的,非常平易近人。”正在读研三的王伟华同学说道。她在大三时曾经交换到我校,当时上过**老师的课,**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亲切温和的性格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伟华说:“考研的时候我就决心要选择**老师当我的导师,可以说是她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
**老师先后担任了07、10、14级学生班主任工作,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在新生入学之初,她提出“责任、目标、奋斗、感恩”八个字,教育学生要明确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认真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注重把最新的知识和成果融入课堂,教导学生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课下,她结合自己丰富的社会经历,教导学生克服懒惰、应付不良习惯,从细节、小事做起,做一个正直、负责任的人。每每面临毕业,她都会为学生的考研复习、报考、面试提供指导和帮助。“我们有一个QQ群,里面都是我带过的学生,平时遇到学习或是工作上的困难,他们都在群里沟通有无,只要大家能帮上的,都会积极伸出援手。这里也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很多考研和就业信息都会及时的获取了解。”王老师介绍道。近几年成功推荐十多名学生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同济大学、**大学、北航等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
“王老师经常加班,很多实验她多会手把手的教我们,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王中强同学说道:“去年,我的母亲在工作中伤到了手,紧急送到**治疗,王老师帮了我很多,也经常关心我的情绪。”当时王中强正在天津做实验,**老师得知消息后,立刻联系医院,并安排同学兵分两路,一队去火车站接王中强,一队去医院等候急救车。“遇到这种事我很担心他会慌了神,所以赶紧发动大家一起帮忙,通过这件事也看出大家都特别团结。”**老师说。
即便是学生毕业后,她还是继续关心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每到一个地方出差,她都会联系在当地的毕业生,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在工作、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征询他们对大学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便于材料物理专业的建设。正是她的关心、热心、细心,感动了学生,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老师多次荣获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挑战杯”**省优秀指导老师、校级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老师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不断提高自己人格的魅力,丰盈自己生命的底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使每一粒种子都充满勃勃的生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