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赏析
司法作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至关重要。司法公正不仅要实现实质公正,也需要将这种公正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公众切实地看得见、感受得到这种公正。这对于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也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看见了司法公正,才能让争议双方对司法裁判产生信赖,从而相信最终的裁判结果是公正的,即便败诉也能心悦诚服。
那么如何才能让司法公正看得见,摸得着呢?有人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无疑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公元前 536 年,郑国子产下令将刑书铸在鼎上,并放在王宫门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打破了春秋时期上层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揭开了法律审判的神秘主义面纱,使普通民众均能知悉法律进而能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郑国因此而能以小国之姿,周旋于晋、楚两霸之间而不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院积极研究如何体现司法公正,让当事人在个案中能够感受到司法公正,让广大群众能够看见司法公正。为此,法院不仅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对典型案件进行法律解读,有的法院还在立案大厅专门设置了判决书解惑、庭长值班等窗口。
法院同时也借助于科技和信息网络的发展,进行司法制度创新,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1月21日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明确规定了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相关要求。此举对实现司法公正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法院的自我鞭策,将生效的裁判文书公布在网上,接受广大群众随时、随地检查和监督。法律人也可以通过检索相关案例研究具体法律条文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深化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争议双方也可以通过查找已生效的同类案件判决,预测自己的纠纷的裁判结果,从而有利于化解矛盾和纠纷,共建和谐社会。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不仅积极做好裁判文书的公开,而且还建立了上海法院 12368 诉讼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联系法官、案件查询、诉讼咨询、心理疏导、投诉信访、意见建议、社会评价、督察考核等八大功能。
我第一次打 12368 热线,听到还有心里疏导服务时,被深深地震撼了,感叹法院周全和细致的考虑。有的案件并不是法院一纸判决就能完全解决问题,当事人内心有许多委屈和不平,他们需要相应的心理上的帮助。
曾经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向我哭诉,他老伴过世后,大女儿就来争遗产,还给了他一张空白的诉状,让他把他和过世老伴的所有财产全都列明,以便大女儿向法院提起诉讼分割属于她母亲的那份遗产。老爷爷浑浊的眼睛里溢满了眼泪,泪水顺着深深的皱纹在他干瘪的脸颊上流淌,几度哽咽,不停感叹,他的命怎么这么苦,为什么不等他死了后再争遗产!
最初,我以为他只是来咨询法律规定的。后来发现,他其实早就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只是对自己女儿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难受、痛心、想不通。这种涉及家庭纠纷的案件,当事人之间往往有着复杂的情感瓜葛,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作为一个标尺告诉他结果,同时还需要从情感上让他们能够接受这个结果,所以,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上海法院 12368 诉讼服务平台提供的心理疏导服务,展示了法院细致入微地处理纠纷,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让当事人感受到的不是法律的冷酷无情,而是带有温度的司法。这也有助于当事人接受判决结果,感受到司法公正,体现司法为民的宗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我相信,随着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人民群众会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看得见、感受得到司法公正,法治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