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关于本站 > 本站推荐 >

建国70周年征文:光阴的故事

时间:2019-09-29 15:5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建国70周年征文 一起走过70年,讲述光阴的故事”征集,我特意回老家的旧房子寻找这个“飞剪”,“踏破草鞋无觅处”
  建国70周年征文:光阴的故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很多事情不经意间流逝,许多往事逐渐模糊,但有些经历和记忆却是历久弥新。还记得童年时代我们是怎样理发的吗?那时候,我父亲的“理发神器”——“飞剪”陪伴了我整个童年。
  一起走过70年,讲述光阴的故事”征集,我特意回老家的旧房子寻找这个“飞剪”,“踏破草鞋无觅处”,很庆幸还能见到它的真容。今天很想分享一下它的故事。
  童年时代,我的发型师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父亲。父亲,当过兵,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战。他非常留恋部队的生活,虽然不苟言笑,但他部队的“威水史”常挂在嘴边。父亲在部队学到了很多本领,而理发是他最得意的技艺之一。对于我们兄弟童年,则是一种“噩耗”。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前后,我和哥哥10多年的发型基本上就是来自父亲的操刀。除了一把旧式剪刀、一张滑布以外,还有“飞剪”。这个“飞剪”,是手动的,看上去就有一种冰冷的感觉。我们坐在凳子上,滑布沿着脖子一包围,理发就要开始了。父亲左手按着我们的头,右手拿着“飞剪”一按一放,一伸一缩,发出“咿嘢咿嘢”的声音。它一开始还比较灵,后来生锈就逐渐变得不那么灵了。于是,偶尔会有少量的头发卡在“飞剪”里,父亲会来回多按几下等到所卡的头发断了为止,如果试了几下还没能断的话,那就用力一拔了事,除了听到“拔”一声,剩下的就是疼痛。由于父亲平时很严肃,即使痛,我们也要紧咬牙关。那块滑布也真的很滑,很多头发都从缝里溜到脖子和身体里,奇痒无比,但也要忍着,不吭一声,以示父亲的技术是过关的。那时候,看着伙伴们或同学们去理发店,那种渴望和向往简直是望眼欲穿。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前后,镇上的理发店多了起来,店里客人络绎不绝。家乡经过新中国的70年发展,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了,服务业发展迅猛,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充满信心。理发店的蓬勃发展就是家乡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缩影。我也早已尝到了到外面理发的滋味。但是,每次理发我总会想起父亲给我们理发的往事,其中蕴含的感情时常令我动容,并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塑造良好的家风。
  父爱如山,教我尊老爱幼。多年以后,重新拿起这个“飞剪”,没有感到冰冷,而是感受到一种温馨和温暖。给孩子理发,寄予的是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今日已为人父的我,拿起“飞剪”,也渴望给孩子理一个发,理一个天底下最漂亮的发型,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时代荏苒,亲情不变。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良好的家风、民风。而“飞剪”是我的闹钟,提醒我要充满爱,尊老爱幼,弘扬优良传统,塑造良好的家风。
  注意形象,教我提升修养。小时候,虽然理发是件“痛苦”的事情,但那是手动“飞剪”的问题,父亲在理发的时候是非常用心的,比理发店要认真得多。每次完成“初稿”,总会左右前后反复地看,拿着镜子不停地对照,旁边有人肯定会咨询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后,他觉得满意才能“成稿”。他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我们负责,父亲说,关乎形象问题,要注意。于是,注意形象这个谆谆教导,我一直记着。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特别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有形象、有立场,提醒自己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要正心诚意,注意言行举止,廉洁自律,保持廉洁本色。
  自己动手,教我艰苦奋斗。据父母回忆,他们小时候,家境贫穷,镇上理发店少之又少,很多村民都懂得理发,家庭的理发基本上都是靠自理。在我小时候,到理发店理发由2元到5元不等。父亲对自己技术信心爆棚之外,还因为想为家里省点钱,节省开支。到了今天,我们国家、人民都富裕了。但是,勤俭节约永远不会过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父亲步入花甲之年,理发技术依然没有荒废,而且还进步了——现在是电动“飞剪”,服务对象转移到我孩子这一代。父亲几乎包办了他们的所有发型设计。路过的人有时候会觉得好笑和好玩。我想,这是一种爱的传承,也是一种勤俭节约的体现,能够培养良好的家庭作风,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原创稿件定制  13220535006

Copyright © 2000-2016 speech.com.cn 演讲稿之家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求稿热线:13220535006  24小时求稿热线:13220535006 (王老师)
专家 QQ演讲稿之家 316327876